线上Coffee Chat回顾 | 投行「流言粉碎机」资深导师上线,零距离真实科普! 照片版

写在前面

九大投行的企业文化、职业晋升路线、在投行的typical day、申请难度、薪资状况、Offer派发率、职位占比…等等

中国国际留学生们如何在竞争极为激烈的英国投行招聘里与众不同?投行有哪四大”灵魂拷问”?

本次线上Coffee Chat 荣幸邀请到资深导师Paul为你零距离解答!

主题预览:

– Paul导师工作日的一天工作情况是如何的?

– 在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

– 什么吸引你成为CareerVantage的导师?

– 在辅导过程当中,学生最需要提升的是哪方面?

– 投行求职有哪四大「灵魂拷问」?

导师背景

IMG_256

Mentor

Paul Tan

华威大学 经济系

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管理系

摩根大通 投资银行部

毕业于华威大学经济系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管理系,在英国完成了多次投资银行,战略咨询,基金及风险咨询的实习。

现就任于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伦敦总部,主要负责股票交易部的战略分析以及商业管理。

英国金融业方向的求职,P导师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想与小伙伴们分享。导师曾完成九次伦敦大型金融企业的Assessment Centre,斩获五份全职offer。

Paul 导师围绕以上List中的主题做了深度分享,诚意君节选其中几个要点,迫不及待与你分享!(还有精彩的灵魂拷问环节哦!)

Coffee Chat 与你分享

1.

How does your everyday work life look like? 

*多样化的daily life

8点上班,先开team meeting,把一天每个人要做的事情、各个project的进展分享一下,并做一天的规划,这样每个人要做什么都是很清晰的。

上午一般是自己的时间,看报告、做model和PPT。

会议一般在下午,结束后还会和上级catch up,分享当日完成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。

如果还有更多工作,一般会加班到6、7点;如果没有,就会参加公司的包括产品、企业架构、软技能、流程优化或数据分析软件等的培训。

下班后的时间,会和同事一起参加兴趣小组等,增加同事感情。

所以整体来说,早上8点login,到晚上7点logoff,这样是比较典型的一天。

*Work from home感觉有什么不同?

主要是沟通方面。虽然现在科技已经很发达,但不能面对面交流,还是会有一定影响。实习生的体验也会因此受影响,因为不能实际加入团队,只能在项目工作上进行一些体验。

2.

Could you share with us your own interests outside your work? 

喜欢运动、做饭,看书、看电影~

工作之外有很多时间在考证和自学上,包括CFA、编程等。

3.

What was the attraction of becoming a career mentor with CVUK?

第一次是在线下活动见到CVUK的团队,感受到大家是真心想帮助学生求职。

同时,自己很想做导师,在投行业中国人相对还是太少,希望能互相帮助、提拔,帮助到想进行业的同学。

4.

You have had such exciting career to date- what would be one tip you would give to our candidates? 

第一,一定要多看新闻,了解市场动态、全球经济情况,以及公司近况等。

第二是多和行业在职人士交流,走出舒适区,这样可以获得一手行业信息,还能锻炼勇气和胆量,面试的时候不怯场,自信发挥。

第三是提高专业知识。

很多时候soft skills的问题有模板,但回答technical问题需要日常积累、学习。

面试的时候,面试官不仅是听你讲的东西,还会看你留下的整体感觉和印象。

如果让面试官觉得你已经是行业的一个人了,能看到你的学习精神,看到你作过努力,这样成功率会更大一些。

所以平时要从不同渠道了解一个行业和公司,且趁早开始准备。

申请季来得快、去得快,主观能动性很重要。

一般投行在圣诞之前甚至更早就结束招聘了。

90%以上的岗位虽有ddl,仍然是rolling basis,因此越早申请成功几率越大,比如7、8月就开始申请,竞争也会稍小。

5.

Amongst the vast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you have coached, what would you say is the biggest point where they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? 

普遍会有语言问题,导致交流能力相对弱一些。

其实,虽然英语是中国人的第二语言,但不代表我们的思维会更慢一些。如果感觉到语言有障碍的话,就尝试慢一点表达。

同时,平常要多练习语言能力,花更多的功夫,以及运用小技巧,这样还是可以避免语言障碍的。

另外,普遍对行业的了解还是相对匮乏。

某行业、公司、岗位具体做什么,以及行业动向等。所以我会给学生们分享我的经验,同时分享不同的信息渠道,比如WSO论坛,推荐大家多读外国投行的资讯。

以上为本次Coffee Chat的部分要点分享,Paul导师积累的无数经验,能够在1V1辅导交流中给予每个小伙伴更多方方面面更适合你的帮助~

当然,说好的投行相关「灵魂四问」!

来自Paul的专属解答!

1. 投行各个部门的华人比例如何?

Quant和tech最多,申请又比较小众,岗位要求偏数理化,需要强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背景,且学历要求高,还要有相关经验。其他部门华人比例差不多。

比如JP一年全英招200-300人,中国人比例大概10-20%。对中国人最难的是IBD一级市场,岗位虽然对数理要求不高,但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,很愿意跟人交流。

2. 因为疫情、经济差了,就不招人了?

并不是。其实,减少招聘的是社招,因为社招成本高,且实际工作量有减少。

但招聘应届生不同,应届生真正开始创造价值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2022年,也许经济已经开始好转、疫情已经受控了。

所以,公司对于应届生的态度是中长期的投资,疫情基本没有导致招聘人数和范围变化。如果减少招聘应届生,风险会很大。

3. 进投行一定比进四大更难?

不一定。

投行客观用人数量会比较少,但更喜欢外向和主动交流的人。很多人有这个优点,可能还没有发现。有的人不一定是”四大”的理想员工,但身上的特质也许更适合投行的岗位。

所以并不是说投行更难,就不去尝试,还是勇敢尝试。在应聘过程中,获取行业信息,无论对于学业发展还是个人提升,都是有很大帮助的,包括提高分析、逻辑思考能力等。

找工作不单只是准备一个工作面试,更多是怎么提升自己,知识、软技能、沟通能力等。

4. CV和Cover Letter是进入面试环节的重要因素吗?

其实对申请大公司来说,Cover letter并不太重要,因为HR能去看CL的时间很少。申请小公司可能影响比较大。

CV有几个关键信息,能提高拿到面试的概率:

是成绩要好,至少2:1,first更好;

是学历背景最好是在target schools,也就是G5等综合评价比较靠前的学校;

是有相关的社团活动,比如参加过投行主题的社团,最好还有领导力经历;

另外,OT的成绩很重要,数据化展现你的个人能力;

就是运气啦~ 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尝试,一定程度上广撒网~